深圳電容阻值降低及漏電檢測機構
發布日期 :2023-02-20 16:42發布IP:113.104.191.143編號:11422393
詳細介紹 概述 本文通過無損分析、電性能測試、結構分析和成分分析,得出導致電容阻值下降、電容漏電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1)MLCC本身內部存在介質空洞(2)端電極與介質結合處存在機械應力裂紋(3)電容外表面存在破損。 從PCBA外觀來看,組裝之后的電容均未受到嚴重污染,但NG樣品所受污染程度比OK樣品嚴重,說明電容表面的污染可能是引起電容失效的潛在原因。EDS能譜分析可知,污染物主要為助焊劑與焊錫的混合物,金屬錫所占的比例約為16(wt.)%。從電容外觀來看,所有樣品表面均未見明顯異常,如裂紋等。 圖2.電容典型外觀照片 利用數字萬用表分別測試NG電容和OK電容的電阻,并將部分失效樣品機械分離、清洗后測試其電阻,對電容進行失效驗證。電學性能測試表明,不存在PCB上兩焊點間導電物質(污染物)引起失效的可能性,失效部位主要存在于電容內部。 圖3.NG樣品金相切片照片 圖5.NG樣品表層EDS能譜圖 3.分析與討論 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本身的內在可靠性十分優良,可長時間穩定使用。但如果器件本身存在缺陷或在組裝過程中引入缺陷,則會對可靠性產生嚴重的影響。陶瓷多層電容器(MLCC)失效的原因一般分為外部因素和內在因素。內在因素包括: 陶瓷介質內空洞、介質層分層;外部因素包括:熱應力裂紋及機械應力裂紋。 1)陶瓷介質內的孔洞 所謂的陶瓷介質內的孔洞是指在相鄰電極間的介質層中存在較大的孔洞,這些孔洞由于內部可能含有水汽或離子,在端電極間施加電壓時,降低此處的耐壓強度,導致此處發生過電擊穿現象。 2)介質層分層 多層陶瓷電容的燒結為多層材料堆疊共燒,燒結溫度在1000℃以上。層間結合力不強,燒結過程中內部污染物揮發,燒結工藝控制不當都可能導致分層的發生。值得一提的是,某些分層還可能導致陶瓷介質內部產生裂紋,或在介質層內出現斷續的電極顆粒等,這些都與電容器的生產工藝有關。分層的直接影響是絕緣電阻降低,電容量減小。 3)熱應力裂紋 實際使用中各種溫度沖擊往往容易產生熱應力,熱應力產生的裂紋主要分布區域為陶瓷靠近端電極的兩側,常見的表現形式為貫穿瓷體的裂紋,有的裂紋與內電極呈現90°。需要強調的是,這些裂紋產生后,不一定在現場就表現出實效,大多數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水汽或離子進入裂紋內部,致使電容的絕緣電阻降低而導致電容失效。 4)機械應力裂紋 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的特點是能夠承受較大的壓應力,但抵抗彎曲能力比較差。器件組裝過程中任何可能產生彎曲變形的操作都可能導致器件開裂。常見的應 力源有:工藝過程電路板流轉操作;流轉過程中的人、設備、重力等因素;元件接插操作;電路測試;單板分割;電路板安裝;電路板定位鉚接;螺絲安裝等。該裂 紋一般源于器件上下金屬化端子,沿45°向器件內部擴展,詳見圖6。 相關分類 |
推薦產品 信息搜索 深圳訊科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業務部
|